人工智能物聯網行業的發展以海量數據作為基礎,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移動端數據的重要性日益凸顯。海量數據為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算法升級提供了基礎支撐,也為人工智能物聯網行業不斷擴展更多維度的應用場景提供可能。
人工智能(AI)和物聯網(IoT)都是尖端技術,正開始在我們周圍的世界獲得牽引力。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70億美元,估計到2027年將增長10倍。物聯網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領域。公關新聞網(PrNewsWire)認為,到2030年,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將超過240億臺。這兩項進步都算作“智能”技術。
人工智能是利用數字計算機或者數字計算機控制的機器模擬、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,感知環境、獲取知識并使用知識獲得最佳結果的理論、方法、技術及應用系統。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,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“頭雁”效應。
在移動互聯網、大數據、超級計算、傳感網、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的驅動下,人工智能加速發展,呈現出深度學習、跨界融合、人機協同、群智開放、自主操控等新特征,正在對經濟發展、社會進步、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。
物聯網是通過信息傳感設備,按照約定的協議,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,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,以實現智能化識別、定位、跟蹤、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。
另外,人工智能物聯網行業的發展以海量數據作為基礎,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移動端數據的重要性日益凸顯。在數據量方面,中國網民規模位列全球第一。龐大的網民數量代表了巨大的數據規模,也同時意味著國內企業將面對更為豐富的數據使用環境。海量數據為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算法升級提供了基礎支撐,也為人工智能物聯網行業不斷擴展更多維度的應用場景提供可能。
隨著國內產業互聯網、產業智能化進程及“新基建”的步伐進一步深入,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更加豐富,各行業對人工智能物聯網產品需求旺盛,國內外市場空間廣闊。中國在計算機視覺、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技術商業化程度比肩歐美,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。
文章轉載:中國傳動網